乐知跨文化下午茶/咖啡会第5期
经典研读系列
人,应该怎样生活?
——《养生主》的启迪
主讲人:田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
田超,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西比较政治哲学与跨文化交流。参与翻译并发表多篇文稿。
主持人:陈雅莉(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副教授)
其他与会者:王栋(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
朱耀云(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
夏春红(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博士)
刘佳婷(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生)
崔琳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在读硕士)
时间:2013年7月9日(周二)晚19:00-21:30
地点:山大中心校区理综楼602
活动形式:
(1)田超博士梳理《养生主》
(2)大家共同开放式讨论
研究文本:
庄子译注(全两册).杨柳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版1刷.pdf
活动报道
这个夏天,我们和庄子结缘。潇潇雨中,我们再次相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理综楼602教室,迎来期待已久的与庄子的第三次约会。 金克木有诗云:难得逍遥游,勿忘养生主。放眼人间世,纵横说今古。田超博士继《逍遥游》、《齐物论》之后,梳理《养生主》的内容,与大家分享、探讨。大概分成以下三个部分: 一.吾 生 有 涯 今人都爱说养生,你我都知养生好。劝君诵读《养生主》,世间名利放下了。田超博士开宗解题,诠释“养生主”的含义,联系当今社会对养生的需求,比较现代式“养生”与庄子的“养生”,指出世人“舍本逐末”之弊,驱逐弊端,立养生之“主”。 庄子在“吾生有涯”部分,阐释了养生的三个原则“以有涯而随无涯,殆已”;“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以及“缘督以为经”。此处点明全篇的主题。 二.寓言 1.庖丁解牛 庄子借庖丁之口,讲解养生之道。在这个社会地位低下者的身上,我们看到庄子人性的光辉。庖丁解牛,解出的是“道也,进乎技矣”的生命境界。 2. 公文轩见右师 这个寓言,再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的养生原则。右师介而侃侃,摒弃世俗的善、恶之规,道出养身之根本。 3.泽雉 泽雉宁愿费啄饮之劳,而不愿身畜樊中。其于啄饮之中欢唱精神自由之赞歌。 4.老聃死,秦失吊之 “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哀乐源于成心,乃“遁天之刑”。顺其自然,中天之道。 5. 薪火相传 有形者可燃可烬,生命之火自由相传,“不知其尽也”。 三. 讨论 ² 如何理解《养生主》的涵义?庄子养生观是什么? ² 如何理解“缘督以为经”? ² 《养生主》中的养生有无层次之分?可分为几个层次? ² 为什么文惠君听了庖丁的回答后说“得养生焉”?解牛和养生有何关联? ² “未见全牛”与“无非全牛”之间有什么关系?技和道有什么关系? ² “薪尽火传”与养生有什么关系? 结语: 清茶、咖啡、奉上一缕心香, 逍遥、齐物、顺承养生之主。
乐知跨文化QQ群号: 299831835 (请标注您的真实姓名和单位)
相关信息、资源网站:乐知跨文化下午茶/咖啡会网站: http://course.sdu.edu.cn/lezhi.html
(雅莉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