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属于刚刚兴起的人文医学课程。传统医学伦理学教学主要通过课堂理论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如今,该课程在山东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引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改善教学效果,该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该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为“课堂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同时使用了“课堂讨论”、“网络交流”、“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总体目的为了改变单纯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教学形式为师生“双向互动”交流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各种方法情况如下:
1、理论教学
使用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把握国内、外公认的医学伦理原则和医学伦理学文件,熟悉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如美德论、义务论、后果论、生命神圣-质量-价值论、医学人道论等),了解历史上的医学伦理状况。主要通过课堂理论讲授、辅助案例、影像记录片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理论教学,达到学生从理性上把握上述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上课规模为全部开设该课程的学生。
2、案例教学
使用目的主要是使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的亲切感。研究所老师多方搜集资料,认真筛选,精心选择典型案例,主要采用影片、文字、图片等多媒体方式提供。案例教学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感到医学伦理学问题就在医务人员的工作实际中,就在自己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规模为全部开设该课程的学生。
3、课堂讨论
使用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医学伦理学的“双向”教学。该方法主要由教师提出有讨论价值的医学伦理问题,如“安乐死是否合乎道德”等,或者先提供具体案例,后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生首先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全班发言,最后由教师点评。课堂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有关医学伦理问题。上课规模为全部开设该课程的学生。
4、网络交流
使用目的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学生课余时间,延伸医学伦理学教学;研究所建立网站(http://www.ethics.sdu.edu.cn/chinese.htm),将教案、文献、图片、影像资料、图书等教学资源上网,并设置了“爱智论坛”,有专职教师维护;另外利用“啄木论坛”(http://www.zhuomu.cn)网站及其讨论区展开教学;利用医学大学生思维敏捷、热爱网络的特点,扩大了医学伦理学课堂。上课规模为全部开设该课程的学生。
5、角色扮演
使用目的是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医师、病人、病人家属、护士等,就某一特殊病例,运用所学医学伦理学知识处理对病人诊治和护理过程中的有关医学伦理问题;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体认医学伦理学的价值。部分学生参加角色扮演,上课规模为全部开设该课程的学生。
6、临床伦理教育
我们已经尝试将医学伦理学开设在临床阶段,对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学生提出的临床伦理学问题进行回答、指导和共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上课规模为实验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