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标准化病人教学可行性报告
一、 标准化病人教学的背景与概况
(一)项目的提出
1、病人不愿配合临床教学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我国近年因医学生观摩病人引起的法律纠纷时有发生。患者认为隐私权受到损害,因此学生见习、实习时不配合,正是由于病人的不配合,现在医学院校学生的见习质量已大大下降。其实病人不愿配合医生临床教学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解决途径重要的方法是引入“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 SP)教学。
2、“标准化病人”的概念
所谓“标准化病人”,就是“模拟病人”,也就是由经过训练的人依照剧本来扮演病人角色,这位病人演员必须表演的很逼真,而且每次演出都相同。由于经过专门培训,这些假病人能够相当准确地模仿相应病例的症状,而医科生则充当“准医生”,根据这些“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询问病史、判断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
3、为何要用“标准病人”
为何要用“标准病人”而不用真正的病人呢?最主要是因为学生可以先在标准病人身上练习各种沟通技巧及临床技能,而不必直接以病人当练习对象;受过回馈训练的标准病人也会对学生的表现以病人的观点给予回馈意见,这在以真正的病人为对象时,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且,多位学生可以“重复利用”同一位标准病人来学习相同的技能,而不必担心对病人造成伤害、疲倦或激怒病人。对教师而言,标准病人能依照教学上的需求,配合上课时间来演出教学所需要的剧情,比起用真正的病人有更大的弹性。本项目为我校及社会所急需,也为本科教学评估填补空白。
(二)标准病人的工作
(1)模拟 / 角色扮演
标准病人的工作是在模拟真实看病的情形下,依照剧本来扮演病人,他/她除了必须深入了解该角色,还必须模仿病人的表情、动作及情绪。在模拟看诊时,担任医师角色的学生们会对标准病人进行问诊面谈及/或进行身体检查。这个过程有可能被录像,以供学生及教师进行检讨,或用于训练新的标准病人。
(2)面谈
在大部分的模拟情况中,学生会进行病史询问,就如同看病初诊时,医师所做的一样。在某些情况,学生会针对疾病、检验或治疗等主题与病人讨论或进行病人教育。
(3)身体检查
在某些模拟情况,学生会对标准病人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身体检查,所有检查皆非侵入性检查(如直肠检查或生殖器官检查),但有些情况可能需要标准病人穿上病人袍并进行胸腔或腹腔检查。若一个案例中包含了身体检查,会在标准病人参加训练课程之前就预先告知。
(4)回馈
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他们的问诊及/或身体检查技术之正确且有用的响应,标准病人应接受如何给予回馈之训练。标准病人必须以相同的标准来评估学生的表现。
(三)什么样的人适合担任标准病人
1、角色扮演
标准病人的工作是角色扮演,所以他必须表现出真正的病人的反应,不但要非常熟悉所扮演的角色,还要能演出该病人的表情、声音与动作。
2、良好的沟通技巧
Sp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并能接受学生的碰触及检验。在进行面谈及检查时能够很专注,在面谈结束后,能够正确回忆学生的表现,并记录于事项清单。此外,还必须直接给予学生回馈意见。标准病人必须在一段时间内重复演出数遍,而他每一次的表现都必须完全相同。
3、体力、记忆、注意力好
4、守时、可靠、有弹性
(四)标准病人的责任
1、守时
标准病人有责任在约定的日期准时到达,若不能前来则应提早告知负责人,并且确定会有其它标准病人代班。在进行测验时,标准病人必须注意时间,应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回馈,并且在铃响时结束。
2、表演忠实于案例
标准病人有责任了解他所演出的个案,且依照训练时的指示来表演。除非训练教师另有指示,绝对不可自行更改、删除或增加症状或者社会经历。有时小细节就是大关键。若对个案内容有疑问,应该请教训练教师。
3、回馈适当
标准病人有责任提供有用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回馈,对于学生无法进的事项,不要给予负面回馈,也不要挑小毛病。若学生行为失当、怀有敌意或异常烦恼,标准病人有责任让负责教师知道,切勿自行安抚学生。
(五)项目发展概况
1、Sp在发达国家已是通行的做法
标准病人不但在教学与评估上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加拿大、美国及日本等国也已经或即将在医师执照考试中,在临床技能测验部分使用标准病人。
2、国内起步晚、虽不普遍但是发展趋势
Sp在国内起步晚,仅有极少数医学院校进行探索性应用,经验不足,还仅限于学生考核,虽不普遍但这是发展趋势,必须开展。现省内还未开展。
二、 标准化病人教学的意义
(一)训练医患沟通促进人文关怀
培养医学生接触病人的技巧,增强医患交流的能力,展现医学人文关怀的精神。
(二)解决教学资源不足
本项目为我校急需开展的标准化病人教学,以解决目前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观摩与保护病人隐私等诸多矛盾。
(三)减少医疗法律纠纷
“标准病人”是招募来的“活教材”。多位学生可以“重复利用”同一位标准病人来学习相同的技能,而不必担心对病人造成伤害、疲倦或激怒病人。这就可以说很好的履行了知情同意的原则。他们有知情权,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来、来做什么。他们是同意这么做的。从而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可避免不比要的医患矛盾。
(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标准化病人”不仅局限在对医学生的考核中,并且将普遍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把其作为一种常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辅助医学教育,这样学生将拥有更多临床操作的资源与机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五)克服临床技能笔试考核的弊端
利用sp考核学生还可改变过去以笔试代替临床技能考核的弊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标准病人被训练得能在每次演出中,都有相同的表现,所以在临床测验中使用标准病人来评估学生的表现,可以增加测验的客观性。而针对想要评估的主题与项目来编写案例,则可以明确的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课程是否需要改进加强,或学生是否需要更进一步的补救指导。
(六)巨大的社会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
Sp可用于临床医学、口腔、卫生、护理等专业的临床技能教学,面对整个医学生开放。标准病人条件成熟后可向校外及社会开放,可用于执业医师考试、住院医师培训中产生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三、 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技术方案
1、SP教学中心的构架 中心设有候诊室、SP 诊室(共4间)、更衣室(2间)、讨论室、办公室、中央控制室等。
2、建设条件与场所选择 SP教学中心设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3、人员组织专职教辅1人、技术员1人,兼职骨干教师10人
4、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宣传刊登广告、教师培训、SP面试、SP培训、SP考核、签约聘任、上岗、可持续性发展
(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任务
广告
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SP面试、培训、考核、签约聘任
上岗
2005年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时间
四、 教师与标准病人培训
(一)教师培训
1、训练Sp教师的培训
2、Sp教学指导评估教师培训
(二)标准病人训练
1、Sp 概况、职责、要求
2、分组个案培训
(1)培训师介绍案例
训练过程先介绍案例,若有训练录像带,则先观赏录像带以了解案例,然后训练教师会与标准病人讨论剧本的内容,要求他在下次会面之前理解并记住案例的内容。
(2)演练
第二次会面时,教师会先回答标准病人对于案例的疑问,与标准病人针对案例进行问答,然后依照剧本演练数次。
(3)回馈意见
第三次会面时,邀请临床医师与标准病人练习面谈,请医师给予回馈意见,并校正标准病人的表演。一群标准病人在看完一段面谈或身体检查录像之后,依其观察填评估表。如果他们是可靠的评分员,他们会以相同的标准来填评估表。如果评估表中某些项目的答案南辕北辙,表示这部分需要加强训练。另外,学生也会评估标准病人表现之真实度。标准病人应该把这些回馈意见视为改进表现的依据。
(4)评估
标准病人在正式上场之前,必须先接受训练教师的训练及评估,在经过小心的训练之后,应该要以标准化的方式呈现案例的疾病。除了要标准病人的演出精确且前后一致之外,还要能够精确的完成评估表。
五、 投资估算(不包括坏境整治等硬件设施)
支出科目 计算根据及理由 金额(万元)
宣传广告 0.1
教师培训 授课费100元×4学时 0.04
交通费20元× 10人 0.02
资料费100元×10人 0.1
参观学习2000×10 2
SP面试 100元×5人 0.05
SP培训 授课费20元×4组×36学时 0.28
教师交通费20元×10人×12次 0.36
资料费100元×70人 0.7
SP交通补贴20元×70人×12次 1.68
SP考核 交通费100元×10人 0.1
器械与设施 记录统计用电脑8000×4 3.2
简单检体器械1000×4 0.4
表格耗材办公用品1000 0.1
被单等采购、清洗 1000 0.1
SP上岗工作 SP补贴(上课)200元×600学生×15分钟×2次÷24 ÷6 1
SP补贴(考核)15分钟、1次 0.5
SP病员服50×2×50 0.5
教师交通费100×(4天+2天)×5人 0.3
可持续性发展 通信联络、纪念品 0.6
会议联欢 继续教育 0.5
合计 12.6
六、 附件
教学计划
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