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国家精品课
适用课程: 国际贸易(02047001)【访问量:445514】

 

第六章知识点注释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及其评价#(一)互利贸易条件的范围:两个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所接受的贸易条件,必须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贸易条件,这种贸易条件必须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这种范围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规定的上下限之间。马歇尔用几何图形对互利贸易条件作了解释。(二)相互需求均衡决定贸易条件:相互需求均衡就是指相互供求相等。马歇尔用提供曲线解释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例。提供曲线是表示一个国家贸易条件的曲线,它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产品的数量与所愿出口的本国产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他从相互需求论的角度解释了贸易条件的确定,回答了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各得多少利益的问题。主要缺陷:他与穆勒一样,把商品的国际价值看成是由市场供求均衡所决定,而不是由人类的抽象劳动所决定,这就违背了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正确观点。

#提供曲线弯曲的原因#一方面,从商品的效用角度分析。马歇尔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产品的效用决定,而产品的效用大小则是由该类商品的供求状况所决定,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呈递减状态。这是马歇尔的重要观点之一。另一方面,从商品的成本角度分析。商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而生产成本的高低则与商品的产量密切相关。由于产量的增加,使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其价格也随之提高,需要使用更多的其他产品来交换同等数量的本产品。

#相互需求方程式#相互需求方程式是指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两个国家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并相互交换,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例。

#贸易差额论的评价#1、贸易差额论的理论和政策适应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2、贸易差额论实际隐含着一个错误的假定前提,即认为世界的物质财富是固定的、有限的;3、贸易差额论认为财富和利润都产生于流通过程的观点是错误的;4、贸易差额论是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但是在理论上是肤浅不成熟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5、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有着积极意义。

#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一)货币管制政策:贸易差额论者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特别是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一定要由政府进行严格管制。(二)对外贸易垄断政策:当时西欧各国都对国际贸易实行国家控制和垄断的政策。(三)奖出限入政策:各国都采取种种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政策。(四)鼓励发展本国航运的政策:重商主义认为,应积极发展航运事业,为本国商品出口及转运创造有利条件,还主张应禁止外国船只从事本国沿海航运及本土与殖民地之间的航运。(五)发展本国工业的政策:贸易差额论者认为,只有多卖商品,才能实现贸易顺差。

#早期贸易差额论与晚期贸易差额论的主要区别#早期贸易差额论的主要特点,是要求对外贸易中的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任何交易都不允许出现逆差,以此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贸易差额论认为衡量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盈亏,金银是否流入国内,要视总的贸易收支状况,不赞同早期贸易差额论的每笔贸易都要求顺差的思想。

#贸易差额论的理论思想#(一)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二)贸易差额论认为对外贸易顺差是增加金银的主要途径、(三)贸易差额论的两个阶段。

#提供曲线的含义#提供曲线是表示一个国家贸易条件的曲线,它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产品的数量与所愿出口的本国产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在国际贸易中,可以把出口视为对对方的供给,把进口视为本国的需求。穆勒将这种情况称为相互需求。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市场价格也会自行调整,以使供求相等。因此,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就是由两国相互的需求来决定,并且将确定在双方各自对对方产品的需求相等的水平上。这就是相互需求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