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它与多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医学教育中处于极重要的地位。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从学习基础医学向学习临床医学的过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本学科特别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能力方面的培养。多年来,搜集、整理和筛选了大量典型病例,将案例讨论引入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并获取答案。达到通过分析讨论,明辨是非,让师生的认识从内心里服从于科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风格。2008年病理生理学课程入选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积极参与医学院PBL教学改革,多次与台湾阳明大学等院校交流教学经验。2008年,山东大学医学院首次在200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中进行PBL教学试点,我室李瑞峰教授作为首选的四位教授之一,参与了这一教学过程。当年11月,参加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张运教授率领的山东大学赴台代表团,到富有PBL教学经验的台湾阳明大学交流学习,为创建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作出了贡献。
之后,我室多位老师积极参与这一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2010年10月,我室刘玉刚、袁中瑞、张晓明3位教师参加了在台北举办的海峡两岸PBL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亚太地区PBL教学研讨会。目前,我室承担了医学院全部PBL教学工作量的1/4教学任务。
本课程自1985年开始坚持使用英文双语教学,全室教师65% 教师具有出国经历,90%的教师经过英文培训。现在已有配套的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教材、实验教材、英文PPT 电子教案 、英文练习题、 Case Study 及 英文词汇解释。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积极参与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承担和完成了大量增加融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任务,与生理学、药理学、神经生物学及医学心理学等学科构成了完整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
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获得了实验动物吸入麻醉显微外科手术台的研制,卫生部视听教材《水肿》等多项成果和国家专利。主编、参编学术著作和教材近十部,包括胡维诚主编、李瑞峰副主编《医学机能学实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系列教材,科学出版社),胡维诚副主编《病理生理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胡维诚参编《病理生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胡维诚参编双语教材《病理生理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等。目前已承担和参加了卫生部和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二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数篇教研论文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
为了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知识领域,注重性情和素质的培养,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交融,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为其一生的多向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2010年学校制订出台了《山东大学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施意见》。我室刘玉刚副主任积极申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项目,他承担的创新创业板块课程《诺贝尔奖史话》获得学校批准,确立并资助作为山东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进行建设,现已于2011年9月正式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