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代世界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在多种因素的驱动下出现迅猛发展,并从物质到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个人、民族、国家等各种行为主体以及整个国际结构的存在,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趋势要求我们站在“全球政治经济学”的高度来重新审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联、互动以及在此框架中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

一、关于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互动的理论探索

长期以来,在国际政治学者研究视野中,政治与经济属于两个基本独立的、甚至是割裂的领域,在经济学中被当作核心的问题,在国际政治学尤其是占有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学派那里则只属于“低端”问题,与权力、冲突、战争、安全等“高端”政治问题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种传统的研究取向和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形势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而遭到尖锐的诘问,建构一种综合性理论的要求被提上日程。

()政治经济学与国际问题研究的一般关系

国际学术界的观点普遍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得力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其早期的理论代表包括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们共同的理论取向是以关照综合性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为特点,但是在认识论基础和理论学说等方面却相去甚远。在重商主义者看来,国家财富与国家权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民族国家的中心任务是确立国家的权力,其对外目标是国家的安全和自主,对内是保障社会秩序和统治,而财富是权力的绝对基本因素,实力又是国家获取并保持财富的必要的手段,因而国家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对外贸易活动,安排相应的对外贸易结构,必要时则须运用国家所拥有的暴力。其后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批驳了重商主义片面强调一国相对于他国之权力的重要性,指出在经济生活中,与政治权力相比较而言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的总体生产能力才是国家财富中最重要的因素。此外,古典政治经济学论证了自由的经济贸易交往和市场制度将有益于所有国家,从而为自由贸易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后来的自由派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完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革命性变革的前提下,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有价值的理论因素,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它明确地宣布“政治经济学不是把财产关系的总和从它们的法律表现上即作为意志关系包括起来,而是从它们的现实形态即作为生产关系包括起来”;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作出上述规定的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指出:“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征兆,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这实际上又指出了政治经济学在发现和揭示社会变革的动力和途径方面的独特意义。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的阐释,尤其是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运动的研究,20世纪初期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如列宁、布哈林等人集中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的帝国主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尤其是列宁对时代理论、垄断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战争与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命题加以系统的阐释,为政治经济学与国际问题研究相结合树立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典范。

然而,当20世纪初期国际政治学作为系统的学科体系建立起来以后,专业化、学科化倾向却使得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之间日益疏离,沿着各自独立的方向演进。有的学者指出,国际政治学现实主义学派长期主导学科发展方向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一种系统的国际政治理论,现实主义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而且很快上升成为主流学派,其理论建构的基础就是把政治学的一般原则运用到国际关系领域,并根据国际政治的独特性质对这些原则重新加以表述、修正和规定。权力概念成为将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与其他学科领域如经济学相区别的关键,强调政治分离于经济、政治超越于经济、权力逻辑显要于经济动机以及国家间政治关系决定着国家间经济关系的主张,成为长期支配着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研究的理论传统和思维定势。此外,这种状况的出现与战后初期冷战的迅速兴起有着直接的关联。在美苏之间那种尖锐的政治对立、激烈的外交竞争和严重的军事对抗所共同构成的压力条件下,在美苏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和政治意图而使用政治、外交、军事乃至经济手段在内的各种方式扩大自身影响之际,国际关系的实质性内容不能不集中于政治决策以及与此相关的外交决策和军事安全决策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由于其革命性结论及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相抵触,因而被当作“异端”而长期遭到拒斥。

但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日益明显且突出,并通过一系列重大事件(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由中东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以石油禁运方式发起的“石油战”以及由此引发的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强烈地震撼了西方大国政界和学界,以致连现实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摩根索也不得不承认,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之间旧有的功能性关系已经发生了嬗变,一些按照以往的标准来衡量的军事弱国“垄断或半垄断地控制了对经济发达国家的运行至关重要的原料”,而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却又不能像传统强权主义那样以直接出兵的方式攫取对这些原料的控制和支配。这种情形必然促使国际关系研究者反省和探讨以往研究取向的弊病和缺陷。其实早在1970年,后来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开创者之一的英国学者苏珊•斯特兰奇就已经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得西方的国际关系的教学与研究大有落后于客观形势之虞,其主要弊端在于国际政治学与国际经济学之间相互视而不见的认识鸿沟持续扩大,而国际关系研究也将由此陷入绝境。在她看来,走出这一困境的出路就在于建构一种综合性的理论,将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结合起来。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在上述背景下,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IPE)应运而生。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是国际社会中各类行为主体的对外政治和经济行为,以及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

这一新生的学科在不同学者那里又因其研究侧重和偏好取向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意在强调其以国际关系领域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全球(或世界)政治经济学”意在强调其与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在国家主义取向上的分歧;“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学”则意在强调用政治学的方法研究国际经济关系问题。但无论冠之以何种名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总的特点就是关注当今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问题的相互关联、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相互依存问题。这一学派发展势头之迅猛,可以从西方学术界流行的一个说法中窥见一斑:“要成为一位国际关系学者,就要求首先是一位IPE学者”。

在研究范式上,有的学者将其分为新重商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学说(国际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等)。也有学者认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包括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每个范式内部又因具体的研究范畴和研究倾向而演化为不同的路径,如自由主义内部的跨国主义、多元主义,现实主义内部的重商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世界体系论、依附论、阶级论国际主义等。从目前所涉及的概念和研究领域来讲,大致可以概括为19个:权力、相互依存、依附、交换、比较利益、剥削、互惠、合作、经济治国方策、资本主义、发展、重商主义、帝国主义、保护主义、一体化、霸权、自由主义、无政府状态、机制等。

近些年里,当代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十分“抢眼”,具体表现为“国际合作机制模式”理论的提出以及研究的不断升温。“国际合作机制模式所要研究和分析的是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合作问题,特别是国际合作的组织形式、规则和规范以及国际合作的结构功能问题。”这一理论模式的主张者大都认为,国际关系中并不只有冲突,还存在着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关系所及的每一个问题领域都存在着某种合作机制……只要存在行为的规范性,就必然存在着适用于这种合作机制的某些原则、准则或规则”,同时,作为以国家间多边协议方式体现的合作机制又是可以用来解释国家行为和国家间合作的因果性或构成性的变量要素。

另外还有比较政治经济学异军突起,昭示了政治经济学走向复兴的又一条路径。国际政治经济学集中研究和讨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中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比较政治经济学承继了政治经济学注重研究国家、阶级、阶层、体制发展、过渡经验、帝国主义、民主等问题的传统,但强调这种研究应当包含政治的各个层次,其方法是比较研究同理论架构相结合,在具体的个案比较中寻求对于一般研究主题的意义,对比较政治学领域内的重大理论命题展开新的论说。

随着国际关系进入后冷战阶段,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研究取向进一步得到了来自全球化潮流的有力的推动,所涉及的领域继续扩展,应当说,这一发展方向蕴涵着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我们给以高度的重视。

二、经济全球化问题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它给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蕴涵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历史发展程度或利益、立场的区别,人们对全球化的态度和认识也存在严重的分歧。认识当今世界,不能不深入探讨经济全球化所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和问题,以及这一历史进程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这个词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是最近20年的事情。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全球化概念及范围的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有学者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首先提出的,主要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在1985年由T•莱维提出的,用来描述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即世界范围各国成长中的经济通过正在增长中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劳务的广泛输送,国际资金的流动,技术被更快捷地传播,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现象。其表现为贸易、直接资本流动和转让。

德国科隆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斯博士认为,“全球化的过程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不断强化的网络化”,国外有的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指出,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一些左翼学者从体制角度把全球化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有的学者从制度角度认为全球化是现代制度或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罗马俱乐部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全球问题意识和全球共识的达成。

国内有的学者认为,要界定全球化,必须首先明确全球化不是某一时段上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进程,它没有终极的状态和归宿。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全球化定义为“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特点:第一,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过程,这不仅指全球化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发生,而且还是全球化的参与者是多元化的,即由国家、民族、国际组织、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共同体以及个人共同参与的。第二,全球化是统一和多样并存的过程。全球化在推动了同一性的同时,也为更多的参与主体提供了发言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特点的条件,使他们有可能根据其他参与者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同一性也会强化参与主体的自我认同意识。因此,不能忽视全球化带来的多样性、多元化。第三,全球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出现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新旧事物和历史的矛盾以及多种参与主体间的矛盾。它们体现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民族国家与全球市场的冲突,不同民族间的冲突,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冲突,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冲突等。

有的学者力求给经济全球化下一个全面完整的定义,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在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一种历史过程。”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经济全球化,指在国际范围内统一运作的一种经济,无论资本流动、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送、原料提供、管理和组织等均实现国际化,亦称‘全球的网络化’。”

归纳国内外学者的看法,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动下,随着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加深,各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超越国界,在全球广泛扩散的过程,它是世界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反映。

2.经济全球化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有的学者从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入手,加深对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理解。

(1)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以市场经济为起点而发展的,但从本质上说,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进而达到相互融合的动态过程,它是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国家主权,在此前提下,各个国家以交换、投资和信贷为纽带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互补关系。各个国家的市场仍然受到主权国家的保护和调节,它们是资本积累的基础,而进一步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全球化的准备。可见,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准备。

(2)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很多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它们的联系在于:“全球化是全球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在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上,才会有全球一体化;而全球一体化只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全球化固定下来,从而会大大推进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区别在于:全球化是导致经济成为全球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客观的状态;而全球一体化则需要有人为的努力,即由世界各国政府在契约基础上建立起一定的经济组织,因此,是人们(通过国家)主观意志的产物。经济全球化中,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除市场机制之外,更要有各国互相协调,以联合的力量对世界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即要有协调机制。”

有的学者这样表述两者的差别:世界经济一体化就是国与国之间产品和要素流动障碍的消除。如果从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说,也就是,再生产过程各阶段上国际经济障碍的消除。而全球化所表达的是世界经济在空间范围上的发展和扩大,揭示了世界上除了极个别国家之外,几乎都被纳入市场经济运行体系之中的客观事实,反映了各个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的趋向。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外在形式,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还有的学者把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都视为一体化,但把前者称为“非制度性一体化”,后者称为“制度性一体化”。有的学者从概念渊源上指出,“在国际经济学中,全球化概念是从‘一体化’转变而来的”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进程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存在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资本主义诞生伊始,全球化的种子就萌芽了,只不过那时的全球化并非全为经济目的。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存在、发展了数百年。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指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时起,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才刚刚开始的。有学者指出:“新大陆发现和环球航路的开通,标志着世界各民族开始建立经济联系,开始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可以说播下了经济全球化的种子。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加速扩大,世界加速发展,并朝着全球化方向前进。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经济进程很难被称为‘全球化’,因为那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尚未具有全球化的深刻内涵。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经过大约40年的过渡期,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才进入经济全球化时期。这不但表现在资本的流量和金融工具的种类上,还表现在世界经济涉及的范围更广阔,被纳入世界市场的独立国家更多,交通、通讯、信息的成本锐减,以及各国在科学技术、生产、资本、市场上的相互依赖日益增强。”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全球化进程到目前为止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一中心对多中心的侵蚀和单一中心的确立;单一中心的维持与更迭;多中心的复兴和单一中心的衰落。第一阶段从15世纪全球化进程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大英帝国霸权的确立。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拓展殖民地,用武力摧毁了亚洲、非洲、南北美洲的古代文明中心,把这些一度繁荣昌盛的地区文明中心纳入到西方势力的范围中,并把西方制度和文化强行推广到这些地区,西方中心地位逐渐确立起来。英国成为西方中心的核心,殖民地遍布全世界,成为“日不落帝国”。

第二阶段从1880年到1972年美元本位的终止,经历了欧洲中心向美国中心的转变。早在1880年,美国的经济实力就处在发达工业化国家的首位,美国中心的地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起来的。在美国霸权维持的和平下,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一方面体现在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力量对世界市场整合的推动;另一方面体现在运输、通讯技术的革新,使物质与信息的流动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美国霸权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使美国式的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等成为许多国家模仿的对象。当然,必须注意到,美国中心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面临着两种力量的挑战,一种来自以苏联为核心的东欧集团,另一种来自取得独立后的第三世界。前者虽然一度成功地遏制住了美国势力的扩大,但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影响转化为全球性的力量;后者虽然在政治独立上取得了国际认可,但无法彻底脱离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现在,而且还会继续下去。这个阶段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美国霸权的衰落,其政治影响和文化影响在国际范围和美国国内受到了批判或抵制;二是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呈现出多元化局面。许多曾经被压制的力量和众多新兴的力量纷纷登场亮相,并且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身份意识和参与权利。在这种多元格局中,全球意识、全球共识、全球行动也初露端倪。全球化进程正在摆脱由单一中心主导的特点,形成多元推动、多元共存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国际分工发展到新阶段

如果说过去国际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最近20年来,国际分工发展成以水平分工为主,即侧重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工艺流程的分工。科技革命加强了产品结构的技术优势,促进了水平分工的发展。这种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使得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国的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2.世界贸易迅猛增长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

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领先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0年度报告》统计,1992年~1999年世界贸易量年均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1997年世界贸易增长了9.7%,世界生产增长了4.1%1998年和1999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贸易的增长有所回落,分别为4.2%4.6%,但仍然高于世界生产增长率的2.5%3.3%1985年至1995年世界贸易总额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9.8%上升到35%。这说明,各国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大的部分需要通过世界贸易才能得以实现,表明世界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199511,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原有的关贸总协定正式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截至200010月底,世界贸易组织拥有成员134个。它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可见,世贸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

3.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全球跨国投资的总流量连续猛增,1991年至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不论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还是吸引的跨国投资总额,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重都在增加。直接投资额的快速增长表明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不断加深,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表明,生产的水平分工在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4.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

金融国际化的最早模式是欧洲货币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进程大大加快。为了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西方国家的大银行纷纷进行大规模收购和合并。如法国里昂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1998年金融机构合并家数和金额屡创纪录,这些巨型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全球性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由于金融市场的波动远远大于商品市场的波动,日益庞大和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很可能使投资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对一国而言,在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过程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5.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增

跨国公司可谓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因素。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活动扩张得很快,在加速经济全球化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6.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加强

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用来协调各国间的经济矛盾。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发达国家经济协调的主要机构。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经济组织则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有的学者从全球化发展的整体进程上分析全球化发展的动因,指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自两大方面,即技术革新和世界市场的扩大,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克服了空间障碍,市场为经济生活的扩大提供了强大动力。技术为市场的整合和深化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市场为技术提供了需求动力。

有的学者纵观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四个方面: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引擎;管理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条件。

有的学者重点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因素,归纳起来是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加强。具体说来,有五个方面:第一,新科技革命的高潮。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迅猛发展,其成果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分化,产业内分工得到更大发展,产生了为在全球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而进行全球经济合作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提供了全球经济合作所需要的各种手段。这一切又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增长。第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在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上经过摸索,纷纷进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东欧剧变后,也致力于发展市场经济。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妨碍全球经济合作的政治障碍和体制障碍已经大大削弱,全球经济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力。第三,跨国公司的大发展。跨国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合作中主要的、积极的微观主体。第四,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协议的达成。国际贸易组织的诞生表明,全球经济合作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统一规范已初步形成。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和欧元的诞生,已经把制定全球金融监管统一规范的工作提上了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第五,经济地区化的加强。三大地区经济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示范。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面,对全球化特征与实质的分析可以使我们窥视到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有观点认为,全球化就是世界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和同质化,是东西方趋同。

有的学者针锋相对地指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具有二律背反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全球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或单一化与多样化的统一。一方面,全球化是一种单一化,它表现在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的文明体系之间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某种趋同化。另一方面,与上述单一化过程相伴随的则是特殊化和多样化。市场经济虽然正在全球扩展,但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同的,其差异并不见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缩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与英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就有很大差别。第二,全球化是整合和碎裂,或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全球化是一种整合,是一体化,具体表现为国际组织的增加,尤其是跨国组织的作用大大增强,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跨国大公司的作用日益增大;国家间的整合程度极大地提高,以致传统的民族国家壁垒,如国家主权,相当程度上开始消解,国家间的一体化运动十分活跃,如欧洲一体化、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等。但另一方面,各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地方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到强调。如民族独立和民族自治运动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向纵深发展,一些中小民族也纷纷要求自治,如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南斯拉夫联盟的科索沃问题等。区域自治、地方自治和社区主义浪潮也伴随着全球化高涨,而不是消退。第三,全球化是集中化与分散化的统一。一方面,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资本、信息、权力和财富的日益集中,尤其是集中到跨国公司。另一方面,资本、信息、权力和财富分散化的趋势也有增无减。中小资本在世界各国仍然极其活跃,资本的集中化并没有影响它们的发展;信息共享的程度越来越高,信息越来越不可能被垄断;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也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国际互联网是集中化与分散化统一的最好的例子。第四,全球化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全球化正在冲破传统的民族国家壁垒,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规范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和遵守,许多国际通用的标准和准则直到现在才第一次获得其真正的国际意义。但是,各国在接纳这些普遍的国际准则时,始终没有忘记本国的传统和特征,将国际准则与本土传统结合起来,使国际标准本土化。

有的学者把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两重性。经济全球化推动人力、技术、资本、商品、服务、信息进行跨国界的流动,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即资源、资本、信息和劳动的优化配置,对生产力的增长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是全球化也有消极的一面。西方国家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不断争夺市场,在发生贸易纠纷时实行双重标准,以经济手段来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犯其主权。一些主要西方国家及其大企业往往借“自由化”的名义以金融手段迫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放弃经济和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在全球化进程中,南北差距也在扩大。另外,国际货物、资本和人员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交往,为金融投机、毒品走私、非法移民和跨国恐怖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类犯罪活动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严重的安全问题。第二,不均衡性。各国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受不同内外因素的制约,参与全球化的程度是不均衡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在分配经济成果时,得益多的是少数西方大国和少数富人。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也呈现不均衡趋势,形成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迅速,而国内贸易和投资日显不足;国际游资充裕,企业资金紧缺;资本流动的绝大部分是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获得的资金数量和份额微不足道的情况。第三,竞争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国家增加,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在增多。西方大国为了争夺市场和经济主导权,贸易争端领域不断扩大,金融领域的争夺也十分突出,金融危机正在从发达国家向政策失控和机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蔓延。第四,融合渗透性。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结构、体制、观念、消费发生巨大的变化,不仅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互相影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五,经济政治化明显。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具有明显的政治含义,政治动机有时通过经济活动来表现。西方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优势,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进而推行西方价值观和体制,甚至把西方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别的国家。美国竭力推行经济全球化来为其全球战略服务,欧盟建立单一货币也是抗衡美元的主要手段,减少和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西方在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经贸关系时,强调所谓“人权”、“民主”、“劳工标准”和环保标准等条件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一些西方国家的援助也往往带有一定的政治条件,侵犯别国的主权。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与影响研究是全球化研究的重要方面,相应的学术成果也比较丰富。这里我们重点介绍有关学者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影响方面的成果。

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综合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关系的内涵大大丰富。传统的国际关系就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作用增强,在当代国际体系中越来越大地显示出其独立性。第二,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第三,世界经济、政治区域化迅速加快。第四,全球化增加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有学者从总体上和综合研究的角度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具有十大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第二,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互作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第三,经济全球化向传统的观念提出挑战,国家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第四,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生产体系;第五,经济全球化为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全球性市场的日趋形成;第六,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企业的合并和兼并,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第七,经济全球化加大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迫使国际金融机构加强监管职能;第八,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关系发生深远变化,相互协调将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第九,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第十,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全球性国际问题日益增多。

有的学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作用,认为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全球化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使各国有可能在全球经济中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二,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各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更紧密、更直接,使各国及其企业在更大程度上摆脱本国市场狭小的限制,更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根据全球市场的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大生产能力,实行规模经营,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与此同时,各国和各企业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这种强有力的市场机制,迫使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积极开发新产品,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第三,科技研究与开发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而实现全球化。科技研究与开发已不是个别企业和个别国家的事,它越来越需要广泛的国际参与和多国合作,这会促进科技的更快发展和科技成果在全球的更快传播,从而促进全球生产力的更快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借助“后发优势”,推动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种种阻碍和破坏,从而具有消极性和破坏性。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中,资本主义占有主导地位和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首先是对外扩张,以获取最大利润,这会得到充分表现;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将更为突出;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摩擦、冲突、震荡和危机也会更加广泛和深刻;在资本主义主导下,平等互利原则和各国间的合作屡遭破坏;资本主义大国一手操纵世界经济事务,世界经济基本上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总的看来,经济全球化的进步性是主要的,它的消极性和破坏性也不可忽视。

也有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问题不能仅限于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的“两分法”分析,即一方面看到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这是主流,另一方面看到其消极作用,要引起注意和加以防范。还应该深入研究全球化是否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者说意味着“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是否是当代资本主义正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质的阶段?这些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实质上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质阶段的综合结果和外在表现。经济全球化趋势把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扩展到全球范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现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痼疾。在不可能有“世界政府”加以干预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不可避免地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金融风险和危机。他们援引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的话说,“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孕育着地震。人们不知道地震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以怎样的方式爆发,然而却知道它总有一天会爆发。”也就是说,“全球资本主义”意味着全球性危机不可避免,而且一旦爆发,其灾难程度将是空前的。美国政策研究所所长卡瓦耐认为,经济全球化给世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并把它概括为六个方面:不平等现象扩大、就业机会和工资减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冲击、环境遭到破坏、社区的瓦解和政府作用的削弱。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存在意见分歧。国内学者大多认为,由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大量的资本和高新科学技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它们自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西方一些人士的观点却截然相反,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损害发达国家的利益,表现有三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损害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国家的廉价产品大量涌入发达国家市场,使其国内产量受到严重冲击,丧失了某些原有的产业优势和国际竞争能力。第二,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严重失业问题的根源。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商品的涌入,给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造成冲击,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等于输入失业。同时,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等于是把国内的就业机会输出给发展中国家。第三,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工资的降低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其根据是国际贸易中的斯托尔玻-萨缪尔森定理,自由贸易将降低一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损害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而发达国家劳动力相对缺少,因此会导致工资的降低和生活水平的下降。持这种观点的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阿莱、欧洲委员会前主席雅克•德洛尔、美国共和党前总统候选人帕特里克•布坎南、美国“经济政策学会”等。我国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认为发达国家竞争力相对下降,根本原因不在发展中国家的冲击,而在于发达国家自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给发达国家的就业所带来的损害是非常有限的,发达国家就业问题的真正病因在于本国内在机制的缺陷,发达国家只有通过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改善教育和培训等自身努力才能解决;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下降和收入差距下降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相反,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受冲击最小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繁荣不会损害发达国家的利益。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国内学者对此有不少著述,笔者综述认为,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内部差异很大,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得失祸福自然不尽相同。就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历史机遇而言,全球化给一些具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难得历史机会。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和工业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第三,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亚洲和拉美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普遍暴露了结构上的一些问题,需要在经济结构这一深层次上进行改革与调整。东亚国家正从这样几个方面深化改革:其一,增强科技力量,加速整体经济从技术“引进型”向“创新型”转变;其二,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其三,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四,加速对外战略与国际市场融合。拉美地区的结构性调整正进入第二阶段,各国为提高政府管理和调控经济的效率,减轻财政支出负担,正在改革政府的财政和金融部门,调整税收、劳工和社会福利制度。第四,经济全球化迫使发达国家考虑或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全球化正在把世界纳入一个日益紧密相连的经济统一体中,各国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加深。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也错综交织。长期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沉重,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短缺,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严重损害着它们的利益。这些问题越来越阻碍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这不仅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也是发达国家失业率不断上升的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已经与发展中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达国家的资本要寻找出路,原料要寻找供应,商品要寻找市场,都需要依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发达国家进一步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如果发达国家依然继续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结果只有两种:其一,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本来就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破裂,全球化进程可能因此中断;其二,发展中国家的处境进一步恶化,导致全球性问题的爆发,如难民潮、恐怖活动、暴力和动乱等。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说过:“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发达国家在考虑和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比如,墨西哥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爆发债务危机的起始国,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发达国家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中,美国给以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墨西哥较快走出了危机。1997年6月,在美国丹佛举行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上,与会国把促进发展中国家成功地融入全球经济作为努力目标,就减免最贫穷国家的债务问题取得广泛共识,还提出了非洲发展和与之建立伙伴关系问题。

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也给它们带来了严峻挑战。1998年6月26日,古巴主席卡斯特罗在不结盟运动第23届卫生部长会议闭幕式上发言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带来的苦果是“难以忍受的”。那么,全球化究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挑战?

第一,全球化扩大了南北之间以及南南之间的贫富差距。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表的1997年年度报告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使经济两极分化日益扩大,有可能抵消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十几年中的改革所带来的好处。

第二,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竞争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首先,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战略转变方面,发达国家走在前边。发达国家正在把传统工业和一级技术成熟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自身集中精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信息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经营战略上,发达国家通过大公司的跨国兼并和收购,集中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名牌,发挥规模经营的效益。对于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具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能够适应全球化的要求,推动本国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如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正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转变,其中有些国家还组建了自己的跨国公司,向全球发展。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都面临很多困难,更无力组建跨国企业。其次,在经济效益水平和竞争力水平提高方面,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压力。发达国家本来就在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上占有很大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利用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以及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通过跨国公司的兼并与联合,进一步发展其高度发达和高度集约型经济,重视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其产品竞争力高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属于经济效益水平低的粗放型、数量型经济。专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由数量推动的经济,无法与发达国家由质量推动的经济相比,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它们缺少驰名世界的跨国公司和大企业,名牌产品少,在全球的竞争能力亟待增强。再次,在科技与人才方面,发展中国家也面临严峻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点是科技,而对人才的争夺又是重中之重。世界研究与开发的投资、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世界总数的一半,技术专利也主要在发达国家手中。随着经济与科技活动的全球化,人才流动也全球化,总的趋势是向科技管理水平高、科研设备先进、工资待遇优厚的地方流动。发达国家成为吸引发展中国家人才的地区,这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短缺和在科技竞争中的劣势。

第三,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风险。经济活动全球化,必然使发展中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它们更容易受到国际活动的影响。一旦发展中国家出现政策失误,就有可能被国际势力利用,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表现最为突出。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受到一定冲击。首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密切,它们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增加。而这些问题单靠一国内部法律和政策难以解决,需要各国协作共同解决。这样,一些国际经济关系规范和惯例逐步形成,要求各国遵守。其次,在全球化时代,一些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它们的作用日益增强。这些机构都有自己严格的规章制度,各个国家要参与这些国际组织,享有一定的权利,获得一定的利益,就必须承担遵守规章制度的义务。再次,跨国公司内部以及跨国公司之间的商品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让,使国家控制无能为力。它们还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优势,挤垮弱小国家的民族工业,进而控制一国的经济命脉。总之,全球化使国家主权,主要是经济决策权受到某种程度的约束和限制,甚至要让渡部分主权。

第五,某些西方大国借全球化之机,推行新的政治经济霸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它们在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力图维持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维护其在世界经济、贸易、金融和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继续廉价占有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发达国家还通过它们能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提出苛刻的条件,试图保持发展中国家的附属地位。为了削弱全球化中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发达国家以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为借口,动辄对不符合其单方面规定标准的发展中国家以制裁相威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而它们自己却可以不遵守国际惯例和行为规范,这是经济霸权主义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为某些西方大国在政治上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提供了借口。一些西方人士认为,全球化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之后就是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统一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将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因此,一些西方国家借全球化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加深之机,通过经济、文化、传媒等手段,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经济、文化模式向发展中国家渗透。这是对他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强权政治的表现,因而遭到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反对。不结盟运动主席、哥伦比亚总统桑佩尔指出:“全球化和相互依存不应该是干涉的幽灵重新回来的大门,相反,应该是把它拒之门外的大锁。”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利是弊,是祸是福,主要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学者们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适应全球化趋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适度开放;其次,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再次,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最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走联合自强之路。

三、世界经济格局与综合国力分析

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是研究世界政治经济的两个重要概念,两者之间的关联和互动集中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经济与政治辩证关系的原理。世界经济格局用于在现实中的各国力量对比研究离不开关于综合国力的分析。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影响的主要尺度,是国际经济比较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当代绝大多数国家用以衡量自身和他国总体实力以及对国际经济、政治等影响的主要手段,国内外学者因而构建了丰富的综合国力理论。

()世界经济格局概念的界定

1.世界经济格局的内涵

格局是指事物在各种力量作用下所呈现的结构或状态。世界经济格局则指世界经济领域各种力量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结构或状态。

关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内涵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同世界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从比较广泛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格局应包括世界经济各种主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实力对比,首先是它们占世界经济各种总量的比重,以及各种主体之间的利益配置,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方式和态势。世界经济格局仅是世界格局总体的一部分,与世界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紧密相连,研究世界经济格局如果脱离世界政治格局,不仅很难全面反映各主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当今世界的面貌,甚至世界经济格局本身也很难说清楚。同时,世界经济格局及其变化又是整个世界格局及其变化的重要基础。不研究世界经济格局及其变化,很难说得清整个世界格局及其变化。

2.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世界经济格局不同于国际经济秩序,前者强调世界经济的各种力量对比和配置而形成的结构状态,国际经济秩序则指国际社会中各国之间发生经济关系的规则和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以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为基础的,是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而产生和发展的。

世界经济格局也不同于世界经济形势,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只要世界经济基本力量的对比和配置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格局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世界经济形势是世界经济短时期内发生的变动,是千变万化的。

()关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同认识

多数教材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其特征是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在基本相互隔绝的状态下并存;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霸权出现衰落,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转化;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加速发展。至于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表现为三大区域化组织加快发展。特别是两极格局解体后,以经济和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美、欧、日三大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复杂激烈,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和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第二种看法认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仍然是美国与欧洲的天下,东亚尚不足以与美欧抗衡成为世界经济“第三极”。虽然东亚的地位在过去50年,特别是最近20年提高很大,但还没有导致世界经济发生“三足鼎立”之变化。由于很难在经济上成为一个集团,加上大多数国家(以及不是国家的经济体)对美国与欧洲在市场、资本与知识方面的深刻依赖,东亚刚起步而低水平的地区主义不得不是“开放的地区主义”,这注定东亚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欧洲那样的地区集团。最近几年,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没有欧洲的亚太经济合作论坛(APEC)与没有美国的亚欧会议(ASEM)相继运转起来。这两个跨洲的国际经济机制都以东亚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东亚已经成为与美欧并驾齐驱的第三极,而正好又印证了世界经济中美国与欧洲两极性。同时APECASEM也说明,在今天的世界,在日本以及按日本模式崛起的其他东亚经济陷入长期慢性危机后,惟一有实力与美国争夺东亚的只有欧洲。其实,欧洲对美国世界经济地位的挑战在其他地区也一样。例如,一向是美国“后院”的拉美与欧盟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加强,美国欧洲在拉美的竞争几乎旗鼓相当。

该观点还进一步分析了今日世界经济仍然是美国与欧洲的两极天下的依据以及东亚的缺陷,指出世界经济仍然是美欧两极的主要原因是:

(1)美国与欧洲而不是东亚控制着现今国际经济(贸易与投资)秩序或者体制。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秩序本来就是美国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出来的。

(2)美国与欧洲自身都是高度一体化的,同时它们又吸引着大量的外围经济。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早已国内经济集团化,在它周边是三大经济外围,首先是加拿大与墨西哥组成的北美(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其次是东亚太平洋(通过亚太经济合作论坛),最后是南美洲(近几年南美国家的“美元化”更加强了美国的影响)。欧盟还不是一个超国家,但它却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所谓地区集团无法相比的经济、政治、法律、外交与国防国家联盟,欧盟的市场是统一的,统一的欧元货币也已建立,而且与美国一样有着厚实的经济外围,即东欧与中东(包括土耳其)、非洲与东亚(通过亚欧会议)

(3)美国与欧洲,特别是美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即那里是“全球经济”中三个基本要素市场、资本与知识的源头与归宿性中心,或者说,全球经济的循环是以美国与欧洲为中心的。

与美国和欧洲的上述优势方面相比,东亚的缺陷表现在:第一,东亚不是一个整体,谈不上控制世界经济组织,不能改变世界经济组织的决策权力仍然牢牢握在美国与欧洲手里的现实。第二,东亚不具备美国与欧洲那样的经济外围,反而得充当美国与欧洲的一个重要外围。东亚地区的单个大国,中国或日本都无法在相对短期(10年至20)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三极,而建成共同市场或更高的一体化,做起来十分困难。第三,东亚大多数是所谓出口导向型与依赖外资的经济(即建立在相当程度外需基础上),除日本、新加坡等外,高等教育、研究与开发不发达,严重依靠西方的知识输入,不能像美欧那样充当全球经济的一个市场、资本与知识的循环中心。

第三种看法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向多极化转化。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为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表现在:第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国际分工的加深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加强,改变了世界经济的以某一国为中心发号施令的经济条件。一国经济不管多么发达,多么强大,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而独立发展,都不能毫无顾忌、毫无阻碍地牺牲他人利益,独自获利。第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发展相互依存性的加深,国际竞争的对手越来越多,一国的力量越来越显得单薄。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就是这一趋势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的中心也在从一国向某个或某些经济地区转移,区域经济组织林立,不仅一国难以主宰世界,一个区域经济组织也难以主宰世界;不仅在区域组织之内各成员国的利益需要协调,各组织之间的经济利益也要协调。这也是世界经济多中心和多极化的重要因素。第三,经济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发展的历史机遇,只要能够抓住机遇,政策得当,就能迅速发展。该观点进一步认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深入发展的新基础上形成的,它并非简单地由一极、二极变为多极,或由一个或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变为几个大国联合主宰世界,而是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经济秩序一种新质变的开端。表现在:首先,多极化具有反霸权的倾向。其次,在多极化形成过程中,将伴随着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区域组织本身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打破过去那种意识形态、国家类型的界限,具有更大的兼容性。它们的对抗性会减少,共同性会增大。最后,多极化形成过程中,将伴随着更加广泛的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斗争。

第四种看法是,21世纪前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五大特征:

1.美国将继续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

理由是:第一,美国克服了连年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是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顽症,1990年至1997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分别为2212亿美元、2694亿美元、2904亿美元、255亿美元、2031亿美元、1639亿美元、1074亿美元、219亿美元。1998年联邦政府的财政第一次出现盈余达700亿美元。财政赤字的克服,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无疑将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投资远远处于领先地位,且发展迅猛。除了硅谷以外,丹佛、芝加哥、奥斯汀、圣迭戈、华盛顿等城市,也建立起高科技基地,成为美国这架生产机器创造就业机会的催生器。但是,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到底还能保持多久呢?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拥有高技术的一流国家的排列顺序将在未来年代里出现非常大的变化,美国的地位将向后,日本仍将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革新中心”,而北欧国家芬兰、瑞士、瑞典、丹麦和德国将获得领先地位。不过,美国的综合技术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金融运作娴熟,操纵世界经济发展。21世纪前期,美国将会乘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机会,利用其经济实力和金融优势,继续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交易。欧元有望成为美元最强的竞争对手,削弱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过,21世纪前期,可能依然是美国依靠其金融和高技术优势,继续控制全球经济,力保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欧元货币区的日益强大、俄罗斯的恢复、日本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中国经济的壮大,美国的相对地位将大大降低。

2.欧洲将成为“世界大国”

欧洲单一货币的启动使欧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欧元不仅有可能与美元并驾齐驱,而且欧洲人拥有单一货币是一个政治事件。一旦欧盟扩大和政治一体化这两个问题有了重大发展,将进一步改善经济一体化的运转,加强欧盟在世界上的地位。从人口、人才、财富、科技等各方面来看,欧洲将是一个与美国结盟、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欧洲对这一目标的舆论支持度并不低于美国的舆论支持度。

3.信息社会南北差距更大

世界贫富差距、南北差距拉大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更主要的表现在信息的占有上。21世纪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与对新技术的使用,与它参与新的信息社会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与利用贸易、教育、文化、娱乐、通信和公民参与等方面的各种机遇有着直接的关系。21世纪“南北”之间的差距将不再是经济指标上的差别,而更主要地表现在人文发展的指数上,特别是表现在信息社会的参与因素上。1998年底,全世界因特网用户有1.3亿人,而发展中国家用户只有1000多万户,仅占全部用户的7.8%,而发达国家的用户有1.2亿人,占92.2%。在人口比例上,“南北”差别就更为突出。欧盟,加上挪威、瑞士、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只占世界人口的17%,而他们的因特网用户却占了总用户的82%。在发达国家,每6.8人中就有一名因特网用户,他们的确是生活在信息社会。而“南方”国家每440人中才有一名用户。另一项统计更能说明问题:在美国,每15名居民就拥有一台计算机,加拿大为24人,欧盟为55人,日本为91人,而在因特网发展最快的拉美,每1120人才有一台计算机。但是在非洲(189人拥有一台计算机的南非除外),平均25127人才有一台计算机。芬兰每千人移动电话的占有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为417部,其次是挪威,为381部,第三是瑞典,为358部。这些数字表明,不但在经济上存在着“南方”问题,在信息网络上“南方”问题更加突出。如果从质量上来分析,“南北”社会在信息上享受到的福利差距则更大了。例如,在非洲许多国家,每月的上网费比当地的一名教授的工资还要高。尽管电讯技术投资和联网服务正在普遍得到改善,成本也在减少,但分配差别却非常大,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信息贫困”和“信息盲”等问题。因特网的使用水平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惊人地相似。尽管造成这种差距的并不是信息社会或者说是因特网,但可以肯定,因特网的使用将加大南北国家在过去世纪存在的差距。

此外,地区货币体系逐渐形成和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角将构成世界经济发展的另外两个特征。

()综合国力研究的发展

1.综合国力的概念

关于综合国力的概念,国内外学者看法不一。我国国内关于综合国力定义的代表性观点认为,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西方国力学者往往从权力政治(power politics)的角度出发,将综合国力概念建立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逻辑基础之上。如美国国力学者、前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司司长、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RS•克莱因(Ray.S. Cline)在他1975年发表的《世界权力的评估》,以及1980年出版的《80年代世界权力趋势及美国对外政策》等三本书中认为,在国际舞台上的所谓实力,简言之,乃是一国政府去影响他国政府去做本来不愿意为之的某一事件之能力,或者是他国不敢去做本来跃跃欲试的某一事情之能力,而不论其影响方式是利用说服、威胁或明目张胆地诉诸武力。

2.综合国力的构成

 (1)克莱因的国力构成要素。克莱因在他的《世界权力的评估》和《80年代世界权力趋势及美国对外政策》等书的“国力方程”中,把综合国力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物质要素有:基本实体C (critical mass),包括人口和领土。经济能力E (economic capability),包括国民生产总值、能源、矿物、工业生产、粮食、世界贸易。军事能力M (military capability),包括战略力量和常规力量。常规力量包括战斗能力、战略抵达能力、军备努力程度。精神要素有:战略意图S (strategic purpose),国家意志 W(will to pursue national strategy)

(2)日本学者的国力构成要素。

1987年日本综合研究所在其出版的《日本的综合国力》一书中提出综合国力构成的三大要素: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其中,国际贡献能力由六项因素构成:基础实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科学技术实力;政策能力——财政实力、对外活动的积极性、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

生存能力由下列七项因素构成: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

强制能力由下列四项因素构成:军事实力、战略物资和技术、经济实力、外交能力。

(3)小约瑟夫•S•奈的国力构成要素。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S•奈认为,综合国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构成。硬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软实力包括国家凝聚力、文化被普遍接受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他还认为,不管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对于综合国力的评价具有同等重要性.汉斯•摩根索把国力要素归纳为九项:地理、自然资源、工业能力、军备状况、人口、民族特征、国民士气、外交质量和政府质量。

(4)我国学者的国力构成要素。

我国学者黄硕风认为综合国力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和资源力等七个方面。我国也有学者认为,综合国力构成要素可分为常项和变项两种,常项指在较长时间内相对恒久的、稳定不变的要素,如地理、自然资源、人口和民族等。变项指相对于常项而言属于阶段性的、较为容易变化的因素,如经济实力、军备状况、国民士气、外交能力和政府性质等。还有学者认为,综合国力构成要素有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方面。

物质要素有: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经济活动能力,包括经济活动总量、经济活动均量、经济活动效率和经济活动结构;

国际竞争能力,包括进出口总量、国际市场占有量、国际支付能力和国际投资;

科技能力,包括科技投入、科技水平和科技地位;

可持续发展水平,包括协调性和发展潜力;

社会发展程度,包括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社会保健水平、生活水平、通信水平和城市化程度;

国家强制力,包括军事能力、政府对国家的控制能力和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

外交能力,包括外交水平和外交效率。

精神要素有:战略目标,包括追求国家战略意志、民族凝聚力等。

3综合国力评估

克莱因的综合国力评估公式是:Pp=(C+E+M)×(S+)

其中,Pp:国力

C:基本实体=人口+领土,满分共100分;

E:经济能力,满分200分;

M:军事能力,满分200分;

S:战略意图,在0.51之间取值;

W: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在0.51之间取值。

根据上述公式,克莱因曾对1978年世界一些主要国家进行了实际的国力评估。

我国学者黄硕风建立了综合国力动态方程,用以量化测算综合国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方程,包括国力函数,其中有硬变量、软变量、协同变量等,而且既有主方程,又有子方程。

除了上述两位学者外,还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综合国力进行了测算和评估,如小约瑟夫•S•奈采用“强、中等、弱”三级比较法,我国学者朱喜安和肖腊珍建立了自己的综合国力模型,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实力进行了比较,我国分值名列第七。

四、区域经济集团化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又一主要趋势。在欧洲集团化示范效应的影响下,各种区域经济组织正在蓬勃发展,而且在合作形式、组织原则等方面灵活多样,所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积极参与地区合作,已经成为不同类型的国家所作出的共同选择。在这方面加以密切的关注和跟踪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动因

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动因可从这样几个角度加以分析:

1.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都能从科技革命找到推动力量,这是因为科技革命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相互依赖加强,要求跨越国界更加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从而推动了经济国际化进程。但是,经济全球化涉及百余国家,各国经济制度、发展阶段、利益要求千差万别,难以在全球范围内达成紧密经济合作协议。这就为地域相邻、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文化背景相近的国家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留下了空间。

2.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原来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愿意以区域经济集团为依托,防止其优势地位的丧失。处于上升地位的国家,希望借助区域集团优势,打破旧有经济格局,成为世界经济新格局中的一极。弱小国家,更愿通过区域联合增强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对国际政治、经济事务的发言权,以便不被淹没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的汪洋大海中。

3.国际局势缓和与世界政治两极格局瓦解

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以及美苏之间的尖锐对立逐渐走向缓和,到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的坚冰被冲破,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加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因素取代军事和意识形态因素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这对打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尖锐对立和相互隔绝,走上合作与发展的地区集团化道路,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国际政治背景。没有国际局势的变化,欧盟东扩和既包括资本主义美国、又包括社会主义中国的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都是不可想象的。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历程

有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集团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当时许多国家汲取战前贸易壁垒导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教训,纷纷建立区域性贸易集团,以实现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如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60)、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中美洲共同市场(1961)、非洲关税及经济同盟(1964)等组织的建立。第二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关税总协定维系的多边贸易体制失灵,世界各国把自由贸易的希望再度寄托在区域性经济集团身上,掀起了第二次区域经济集团化高潮。第三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20世纪80年代末,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迟迟达不成协议,世界各国普遍感到失望,更加重视区域性的贸易自由化。美国开始改变长期奉行的单一多边主义原则,开始重视实行地区主义和双边主义,积极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化。这一时期,欧共体由共同市场发展为经济联盟(1993),出现了南方共同市场(1991)、非洲的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1989)等组织,以及亚太经合组织(1989)和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这样的南北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

还有学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初创阶段;第二个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是集团化的蓬勃发展时期;第三个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是集团化内涵深化时期。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

关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形式,有观点认为,按集团化程度的高低划分为六个阶段: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的政治经济集团化。

也有观点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形式归纳为四种:第一,自由贸易区。在这类组织中,各成员国取消相互间的所有贸易障碍,但各自仍保留其对非成员国的保护贸易政策与相应的措施。第二,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除相互提供贸易优惠外,还对非成员国采用统一的关税率,或限制数额,或禁止进口。第三,共同市场。在共同市场中,除实行自由贸易外,还允许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等)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带有保护色彩的关税和进出口政策。第四,完整的经济联盟。各成员国实行统一的货币、财政、贸易、福利以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等经济政策。它还需设立一个超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来管理这些工作,成员国实际上变成一个国家的地区,受统一政策的支配。

()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

全球大约有100多个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其成员囊括了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全球共有19个地区性经济集团化组织,其中欧洲5个,拉美7个,亚洲2个,非洲4个,大洋洲1个。70年代,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增加到28个,其中拉美新增4个,亚洲增加1个,非洲增加2个,大洋洲增加1个。80年代,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发展为32个,其中非洲增加2个,北美洲增加1个,另增1个跨洲际的阿拉伯共同市场。90年代后,全球区域性集团化贸易组织已达100多个。从全球的分布来看,拉美最多,非洲次之,北美最少。在所有区域经济组织中,最大的有三个: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他们拥有世界五分之四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五分之四以上的国际贸易。这三个区域性经济组织各自集团化的程度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亚太经合组织目前处于关税同盟向共同市场过渡阶段,北美自由贸易区大致处于由关税同盟向共同市场过渡阶段,欧洲联盟则处于由共同市场向经济同盟过渡阶段。

()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区域经济在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等方面的合作,又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力量。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地区层次的表现和发展。

有的学者对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考察,认为两者发展目标是相同的,都是要消除妨碍生产要素在国家间自由流通和合理配置的障碍。但两者在合作范围和方式上不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在某一地区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通,经济全球化则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合作方式多通过制定严格的法规,建立执行、监督和仲裁机构,以及有关国家的全面参与和干涉,而经济全球化由于目前世界各国在经济制度、经济水平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不可能制定出完备的、严格的经济全球化合作的全球规则,除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对商品全球自由流通作了某些规定外,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在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通领域,是通过自发的方式进行的。

五、知识经济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作为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个新概念被提出,用来说明当今经济发展在动因、要素以及形态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随之,学界对这一概念的内涵、适用性等问题也展开了讨论,试图给其以更加全面的说明。

()知识经济的概念

关于知识经济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国外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目前,这一概念在国际上已被广泛传播并为人们所接受。

国内较为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使用、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的生产、分配、消费(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形式”,亦即以知识作为主要经济要素的经济。

简言之,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人类社会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以高科技产业为标志,以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的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用“知识经济”来描述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并不合适。因为,“知识经济”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来都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还从来没有过没有知识的经济,或者反过来说,从来就都是知识经济,只不过由于人们的知识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积累,并被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使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知识含量不断提高,从而创造出不同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才划分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现在,有人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来证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其实,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任何阶段,从来就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反对用“知识经济时代”来概括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的理由有三:

第一,人类运用自己的知识所进行的经济活动,首先要表现在物质生产上,这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其阶段性的。农业社会是由农业占主导地位决定的,工业社会是由工业占主导地位决定的。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主导的产业部门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还改造和影响其他的产业部门,决定着其他产业部门生产的水平和性质,并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过去,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是以此为依据进行划分的,而不是用经济活动中知识含量的多少衡量的。现在用“知识经济”或“知识社会”来概括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这在方法论上就与过去的划分方法不相一致,以致无法与过去的各个发展阶段相衔接。

第二,为今后划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带来难题。因为,不管今后科学技术如何进步,社会生产力如何提高,都只不过是知识创新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经济活动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现在已经是知识经济或知识社会,今后当然就更加是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了。若如是,人类社会至此已发展到了最高或最后的阶段,从此再也不会有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了。这样,从今以后,人类社会就将永远“知识经济”或“知识社会”下去,再也不可能划分出不同的阶段。很显然,这并不正确。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高低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总是要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的。过去如此,才会有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别;今后也仍将如此,至于会是什么性质的阶段,则要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而定了。这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用“知识经济时代”来概括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不明确应该把重点的产业部门放在何处,从而会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因为,“知识经济”乃是一个过于一般化的概念,适用于任何经济部门和产业。但每个国家在每个经济发展时期却不能平均使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有自己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带动和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为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创造必要的条件,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

根据世界经济现实发展的情况,该学者认为,把人类社会现在发展的新阶段概括为信息经济或信息社会较为恰当。因为,划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只能是由知识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产业结构。虽然知识发展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完全是一回事。知识的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这种阶段性只能通过物质生产部门的变化,即不同的产业结构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现在,信息产业已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不断创新,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成了最主要的产业部门,而且正在影响和改造着其他的经济部门,正在使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清晰地表明了今后一个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知识经济的特征

有观点认为,知识经济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知识经济具有全球一体化的特征。开放的社会,使经济要素的流动不再有国界;基于发达的电子网络与电子商务,商品流通中大量的中间过程将消失,时空阻隔被消除。第二,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化的经济。新经济以知识、智力、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基于高速信息网络的生产与市场组织,通过高效率、高效益地发挥传统生产资源的价值,突破资源瓶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收益的统一。第三,知识经济是一种进步的经济。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生产与消费融合在一起,一切变得更加透明,空前的共享化程度,使社会变得更加平等。第四,知识经济对于经济的发展变得极为重要。信息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以来,几乎触及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所有部门,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经济繁荣的关键。第五,知识经济高度重视信息与技术的发明、传播和使用。经济成功的因素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取决于收集和使用知识的效率,知识网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传统的创新模式是单项直线型的,知识经济中创新模式是相互作用型的,创新过程中的研究、知识、潜在市场、发明或设计构思、设计与实验、完善设计与生产、销售各个阶段之间纵横交错,相互作用。

()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

有学者认为,世界经济正处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80年代兴起的高科技革命。1991年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重点转移到经济科技领域,加速了经济知识化的步伐。如果说90年代初,人们还只看到信息技术革命将引起新的经济增长,那么,现在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表明,这场新的高科技革命引起了知识经济的全面崛起。在一些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开始代替工业经济。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和制定发展战略,主要措施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重点倾向于知识产权;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强知识管理;增加教育投入,重视终身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总的看来,在当前世界经济中,许多知识经济的规律已经起作用。可持续发展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无形资产已经受到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成分日益增加。可以预见,知识经济已不是遥远的未来。有的经济学家估计,在2010年,信息科学技术产业中的软件产业、生命科学技术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产业、新材料科学技术产业、海洋科学技术产业和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将全面超过汽车、建筑、石油、钢铁、运输和纺织等传统产业。有的经济学家估计,改变世界经济的重大高科技产业化将在2030年前后全面实现,因此,人类将在21世纪的下半叶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无论如何,知识经济在21世纪必将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

()知识经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国内有学者认为,现代技术是影响社会变动的主要因素,知识经济对当今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知识经济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综合国力是影响国际格局最重要的因素,国际格局的变换实际上就是综合国力变换的结果,而知识是综合国力的力量源。20世纪80年代,美国与日本、西欧的实力对比拉近,一超多强的格局受到挑战。进入90年代,美国实力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大上升,其GDP1990年~1996年年平均上升2.7%,而欧共体为1.5%,日本为1%1996年全球1000家大公司在美元股市市值总额中的比例,美国占46%,日本占23%。这一切都归功于美国政府“军民共举”的高科技发展战略。美国最早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投资占世界计算机业总投资的40%,劳动者人均计算机占有量是西欧、日本的5倍。据美国商务部1998415报告,美国经济增长的25%以上归功于信息技术。这一切造就了美国新的强国形象,使它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处于超级的地位。

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由于劳力和能源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下降,他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将越来越大。单从研究开发成果上已可看出,发达国家的发明占世界总数的99%,专利申请数占94%,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所申请的专利中,84%也是来自发达国家。此外,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还会导致技术殖民和技术霸权。所以,不拥有科技优势,就不能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知识经济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国家主权虽有最高和不受限制的含义,但是在未来越来越开放的国际社会,国家主权会明显受到削弱。

(1)由于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各民族国家之间信息往来日趋频繁且难以控制。这使得隐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过卫星及信息网络,几乎可以获得任何信息。一个国家可以说是置于大众舆论和他国政府监视与监督之下,它的内政、外交由此也必然受到影响:由于重要人物都使用互联网,还可以借助对他们进行信息轰炸的手段,改变他们的思维。同时,信息上对他国的依赖,还能造成主权上受制于人,一个新的用语“信息主权”,正在进入国际词汇中。

(2)各国间高度渗透,互相依存。一国国内经济状况的好坏,并不只是该国当权者所能左右的。对外国依赖性越强,受外部经济影响越严重。一国在制裁他国时,也会损害本国的利益,这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一意孤行,即使美国,也是如此。同时,人口、粮食、环境、恐怖组织、艾滋病、走私等全球问题也不是某一个国家所能控制住的。在经济、技术上严重依赖他国的国家,主权就更受影响。

(3)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发展部分地削弱了国家主权。不断深化的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经济、信息交流和精神方面的相互依存,使民族国家对内外事务的控制不断让位于跨国公司和各类超国家组织。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认为,“所用几个世纪的绝对的排它式的主权学说已不再成立……我们时代的一个重大而明智的要求是重新思考主权问题—并非要削弱它的本质,它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至关重要,而是承认它或许可以采取一种形态或者发挥不只一种功能。”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已成为事实,如关税减让、知识产权保护等等。国际经济援助组织在为他国提供贷款时也常常附带政治、经济条件。从另一角度看,国家主权却得到扩展。由于高科技的发展,人类的主权空间延伸到更高、更深、更远的地方,囊括了太空、深海和远洋,甚至电磁空间。

第三,对战争与和平的影响。首先,看知识经济对和平的促进作用:(1)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间展开综合国力竞争,而非军事竞争,这本身就是促进和平的重要因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促进发展,发展需要和平。(2)高科技条件下的核战争注定是毁灭性的。仅目前地球上储存的核武器就可以摧毁全世界几十次,世界大战将没有赢家。两败俱伤不是明智的选择。(3)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具有空间增大、时间缩短、耗费巨大的特点。小小的一个海湾战争连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都承担不起,需要各国提供650亿美元的捐款,全球范围内的大战又有谁负担得起?(4)知识经济将推动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而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有利于和平。(5)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壮大促进了和平力量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将发展壮大,国际法行为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它们必将为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由于各国利益高度渗透,打击别人就等于打击自己。

其次,看知识经济对战争的影响:(1)由于世界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可能导致矛盾的产生。一方面,强国由于高科技的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有可能产生一举摧毁敌国,获得全面胜利的想象。双方军事上的差距越悬殊,这种战争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面,弱国由于备受欺压,则可能孤注一掷,发动预防战争。(2)由于技术的发展,各国军事力量普遍提高,高、精、尖武器的泛滥在所难免。如印度进行5次核试验后,巴基斯坦随后进行了6次核试验,两国都拥有了制造核武器的能力。而像日本这样的国家,虽然没有核武器,但只要需要短期内就可制造出来,这就导致战争的危险增大。(3)一方面,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增强了各国间协调对话的基础,许多过去无法想象的协调对话方式正用于化解矛盾和增进了解。另一方面,信息化为以和平方式发动战争提供了手段。如信息战,主要靠信息干扰作战,也可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和平演变。

六、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发展引起人们的关注由来已久,但它近几年的战略举措与迅猛扩张同过去相比已发生了质和量的重大变化。从经济和政治影响来讲,一些巨型跨国公司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一些中小国家,成为研究世界发展中的重要的课题。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重要推进器,是先进管理技术、组织创新、研究开发、国际直接投资及国际贸易的重要载体。到1997年,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分别达到5.3万家和45万家,比1980年增长了48倍和5倍,跨国公司占主体的国际直接投资,其流出和流入总存量已占到全球GDP21%;1998年,国际直接投资又比上年猛增近40%,达到6440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幅已明显超出世界总产值和国际贸易的增幅。跨国公司的海外销售额从1990年的5.5万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9.5万亿美元,它的内外贸易额已达国际贸易额的34,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13以上,世界最重要的产业如汽车、电子、航空、金融、信息等都已纳入它的国际生产和服务网络体系。世界民用研究与开发的45在跨国公司体系内进行,世界80%的技术转让费支付发生在跨国公司内部,全球7000多万人受雇于跨国公司。据统计,现在全世界100支最大经济力量当中有一半以上是公司,而不是国家,目前拥有跨国公司特别是巨型跨国公司的多少是决定一个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未来国际经济竞争力的较量将不是以国家和区域集团为单位,而是以巨型跨国公司展开。从经济意义上讲,研究巨型跨国公司比研究一些中小国家还重要。

()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八九十年代,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完成了从多国当地战略、简单一体化战略到复合一体化战略(也即一体化网络战略或全球战略)的转变。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战略时,不受任何民族利益和国家疆界的限制,追求全球性的机遇和效率,把世界经济舞台作为整体通盘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究开发、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把自己占优势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同东道国的优势结合起来,做最有效的运用。

为了有效实施全球战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都进行着调整、重组和改革。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就以“数一数二”原则(将企业划分出核心制造、科技密集和服务三大业务领域,若在这三方面不位居全球第一或第二,就必须整顿提高生产率,否则将关闭和出售)、高赢利原则(即要求达到18%~19%的股东权益报酬率)进行了重组和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又进行了“改变公司气氛,提高企业效率”、“产业重心转向服务业”、“市场重心转向国际市场”、“提高质量管理”等改革。德国跨国公司进行了“突出核心业务,缩减非核心业务”、“推进全球化”的重组与改革。日本跨国公司的重组和改革大都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目标也集中于突出业务重点、市场全球化、精简机构、注重股东权益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欧美日跨国公司纷纷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加快了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及国民经济向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

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战略中最重大的举措是跨国并购和跨国战略联盟。战略调整和业务重组是跨国收购兼并的基本原因,收购兼并则进一步推动了战略调整和业务重组。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并购规模急剧扩大。1990年,全球并购案件11300次,涉及金额约4000亿美元;1995年,并购案件22700次,涉及金额8000多亿美元。1997年全球并购案件是1995年的两倍,而1998年又比创纪录的1997年增加约50%,全球并购金额达2.2万亿美元,并出现了多起超大规模的并购案。1999年上半年的并购额就达1.5万亿美元,一次并购超过500亿美元的有好几例。跨国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在投资、科研、生产和开拓市场等方面进行较持久的合作而对付其他竞争对手的一种战略形式,这种经营活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成为普遍形式,90年代得到广泛和迅猛的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征。世界上各种联盟数目多达上万个,联盟形式由产品领域发展到研究开发领域,既竞争又合作的强强联盟逐渐增多,由联盟链发展为联盟网络,且“虚拟联盟”正在兴起。

()21世纪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

有学者认为,21世纪跨国公司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将获得更大发展。新世纪跨国公司向全球的扩张不会减速,而可能有更快的发展。其原因如下:其一,各国大公司已经尝到了向外扩张的甜头。像汽车业和计算机业都按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在全球配置资源,把增值最多的核心设计和生产留在母国,而把边缘产品分散到全球各地,大大提高了利润率。与此同时,它们还通过对外扩张而力求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其二,东道国有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积极性。不仅发展中国家为了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需要跨国公司的投资,发达国家也有这种需要。其三,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之风吹遍全球,为跨国公司向全球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体制支撑,这两个重要条件在新世纪都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并继续成为促使跨国公司扩大对外投资的强大动力。

第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互间的投资仍将是主体。1998年发达国家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达到4604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68%,占全球引进外资的比重由1997年的59%上升到1998年的72%。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看,1998年发达国家输出资本达37149亿美元,占总体的90.2%,同年引进外资达27854亿美元,占总体的68.1%。这说明无论是输出或引进资本,发达国家都是大头。而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欧盟、日本三家的相互投资又是重中之重,占发达国家之间资本输入的93%和资本输出的91%。这种格局预计在新世纪的相当长时期里还将持续下去。

第三,美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引资将继续领先于世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至少在新世纪初期仍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因为:其一,美国跨国公司把占领世界市场视为发展壮大自己的生命线,而直接投资能绕过有形的和无形的贸易壁垒,最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同时,美国政府也从各方面为美国跨国公司向全球扩张鸣锣开道。其二,美国跨国公司以良好的业绩显示了它们的国际竞争力。其三,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表示欢迎,并力求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8年有60个国家对引进外资的规章进行了修改,总共有145条,其中136条是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只有9条是不利的。其四,服务部门是美国的长项,1998年非银行金融业和保险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很快,占美国对外投资总额的60%,而制造业只占28%。随着各国对电信业、金融业的放松管制以及民营化的发展,美国在这些领域将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在新世纪,美国吸引外国投资的能力仍将居各国之首。

第四,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会稳步上升。在经过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国有化浪潮之后,90年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已稳步上升。1998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1659亿美元,为1993年的一倍多,为1981年~1986年平均增长率的十倍多。发展中国家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上升,1987年~1992年约占总额的20%,1998年上升到25%。在新世纪,这一趋势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其一,发展中国家有自己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对发达国家有吸引力。此外,据调查,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的回报率常常要高于发达国家。其二,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使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以进口替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是不成功的,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资有利于经济的加速发展。有鉴于此,发展中国家纷纷调整自己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建立自由贸易区、经济开发区、保税区,为外资的引进铺平道路。而这些做法正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过渡型经济所借鉴。其三,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认识到在引进外资的方式中,直接投资有比证券投资更稳定的优点。然而,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发展是不平衡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32个在非洲的撒哈拉地区)在整个90年代从外资的增长中所获极少。

第五,将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从发展中国家崛起。发展中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目前还只限于少数国家,如中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委内瑞拉、墨西哥和巴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崛起有其必然性。对此,约翰•邓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阶段性“发展周期理论”。他认为: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在很低收入的水平下,很少甚至没有外向直接投资,本地公司也不具备外向投资所必要的竞争优势。第二阶段,经济虽有所发展,但由于本地企业没有创造出自己充分的所有权优势,用于克服国外生产最初的障碍,因而不大可能有很多外向投资。然而,为了利用邻近地区的资源禀赋,或为了进入外国市场,可能进行有限度的跨国经营活动。第三阶段,也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经历的阶段,在它们的经济有了相当发展之后,它们可能采取一种以出口为导向、参与国际分工的方针,如新加坡那样。这种分工只要能在创新活动中创造出有本国特色的所有权优势,就可能从贸易迈向生产。这样随着一些国家的发展,它们最终将进入第四阶段,这时它们将变为净外向投资者。20世纪下半叶,英国和美国在50年代和60年代是这个阶段的典型,70年代和80年代的日本、西德和瑞典处于这个阶段。由于在70年代和80年代大多数发达国家在收入水平上和资源结构上的趋同,净外向投资者的数目从1969年~1975年的7个增长到1975年~1983年的12个。邓宁的理论已经为实践证明是站得住脚的。

第六,扩大规模和建立伙伴关系将是跨国公司实行垄断的两种不同形式。跨国公司为获取规模效益,必然要通过扩建、兼并、收购等方式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以求占领更广阔的市场。近十年来,跨国公司拥有的资产迅速膨胀。人们认为美国正在出现“新垄断经济”。

市场集中率上升对多数传统产业来说是事实,然而对高新技术产业却不完全如此。例如,信息业的4家最大公司,其市场集中率从1985年的43%下降到1997年的31%,同期汽车行业也从47%下降到44%。有两种原因可以对此作出解释。其一,战略伙伴关系正在同兼并收购一起为大公司跨越国界增强市场统治力量提供条件,而传统的分析方法并未考虑战略伙伴关系同市场集中度的关系。其二,通过战略伙伴关系和兼并收购,模糊了行业界线,因而很难分辨在一个既定行业里市场集中度和竞争状况的变化。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几乎都有这个问题。然而,这种战略伙伴关系也能造成事实上的集中和垄断。这种垄断不仅发生在国内各公司之间,也发生在国际大公司之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高昂成本,联合研究既便于集中资源,又有进退自如的灵活性。

这种战略伙伴关系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其目标是合作控制新知识的来源。首先,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垄断有很强的能动性,它力求打破现状。其次,它不重视为市场进入设立死门坎而更着重于形成一种在它们起支配作用的那个产业中的未来疆界、标准和竞争规则。再次,它们是许多公司之间的网络,联盟则是形成全球垄断的基本架构和基石。最后,就组织形式而言,新垄断可以在一个行业内形成,也可能在行业间形成,有时则同时发生。它们在前进中不断重组,把对它们有用的新角色吸收进来,又把对它们无用的合作者排除出去。这些特征在信息产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人们担心这种伙伴关系会给合谋垄断创造机会,从长期看,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阻碍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第七,随着合作研究以及海外研发机构的加速发展,技术扩散将加快。跨国公司是靠技术创新制胜的,并且是靠技术优势在东道国扎根的。在此过程,它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先进技术扩散的驱动力。扩散的渠道之一是公司间的技术协议。技术协议又分两种:一种是单向流动的,即由许可证发放者到许可证接受者;另一种是双向的,即联合研究开发,或创立具体项目的联合研发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的资料看,第一种方式在下降,第二种方式在上升。有的学者把新世纪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概括为十个方面:

第一,投资方式新招倍出。过去,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参与方式主要是股权参与(即跨国公司母公司在国外子公司中占有一定的股权份额,一般是收购东道国国内的企业或进行股权式投资)和合作经营,目前非股权安排亦越来越多。非股权安排亦称非股权投资,是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非股权安排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公司中不参与股份,因而不能凭借股权对东道国企业实施控制和管理,而是通过利用对与股权没有直接联系的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企业必需的技术资源的控制,从中获取各种利益。这是很灵活的投资方式,很容易为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双方所接受。东道国得到重要工业部门的控制权,而跨国公司则可以大大降低或化解经济、政治、交易、生产、技术开发风险。非股权安排的形式很多,有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产品分成合同、技术合作合同、销售合同和经济合作等多种形式。

第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容或手段由单纯资金投入向全部要素多元化集成整合方向发展。跨国公司实力雄厚,可以投入资金,也可以用技术、管理诀窍、生产工艺、设计手段、配方、商誉、商机等无形资产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创办合资、合营企业。非股权安排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表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即将居主导地位的时代,以知识、技术、信息进行直接投资,将是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方式跨世纪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第三,跨国公司母国不仅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且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LDCS),如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巴西、墨西哥、秘鲁、阿根廷等,还有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大陆。

第四,跨国公司知识化、信息化程度最高,其研究开发战略已由单纯的母国中心主义转向以母国中心为主、地区中心或国别中心为辅的方向发展。

第五,跨国公司市场战略是向“新兴市场”(即美国商务部确定的所谓潜在盈利能力大、有发展前景、经济增长绩效好的国家或地区)拓展和渗透。

第六,跨国公司的筹资从以母国、母公司为主,逐渐向母国、东道国和国际资本市场并举的方向发展。

第七,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其管理体制已由本国中心向本国中心、多元中心和全球中心并存的格局发展。

第八,跨国公司“世界主义”日盛。这里的“世界主义”并非说跨国公司没有国籍。近来,有些文章鼓吹跨国公司已无国籍、非民族化了,这纯属无稽之谈。“世界主义”是指,跨国公司不拘泥于公司总部是否在母国,而是从全球着眼,将生产和市场分成若干区域并设地区总部,下设多个子公司。但是,地区总部仍隶属于总公司母国总部。所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母国总部有并存发展的趋势。

第九,收购兼并成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第十,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还有学者分析认为,跨国公司具有四个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国籍模糊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高级化;投资流向多元化和跨国公司的管理组织分权化。

七、国际经济协调

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协调经济政策、共同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便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克服面临的困难,促进世界经济关系和世界经济正常发展的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各国间经济关系空前紧密,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大大加强,这成为保证世界经济有序、协调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国际经济协调的产生

我国学者认为,由主权国家广泛参与、对世界经济进行共同干预的国际经济协调,严格地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发展起来的。其产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生产高度国际化、全球化的产物;第二,防止危机深化的迫切要求;第三,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到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逻辑;第四,经济宏观调节理论的支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组织有了空前的发展。目前,重要的政府间国际非政治组织可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联合国的附属机构和同联合国建立关系的政府间机构。联合国的附属机构,是根据成员国的需要,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相关性协议所设立。这些机构包括五个区域(欧洲、亚太、拉美和加勒比、非洲、企业)经社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人权委员会、人口委员会、统计委员会等。还有贸发大会、开发计划署、环保署、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但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区域经济组织。这是由各地区国家在自愿基础上签订经济合作协议,并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全世界已建立的区域经济组织已有30多个,其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和最具影响力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三,国际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种国际经济会议十分频繁,除联合国每年举行大会和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定期举行的会议外,发达国家的七国首脑会议,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和77国集团,在国际经济协调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类会议,虽然不是组织机构,但由于它已经制度化了,经常就经济问题进行讨论,协调立场,寻求解决的途径,它的作用已无异于国际经济组织。

第四,原料生产和出口国组织。这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为维持共同经济利益,加强相互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目前这类原料生产和出口国组织有20多个,石油输出国组织就是其中的代表。

上述各类国际经济协调组织,都在不同经济领域和不同范围内,以不同方式和手段进行国际协调,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节,从而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

一般认为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国际经济协调组织是由各主权国家组成的,不是超国家组织。它的规章制度并不严密,多有漏洞,在进行国际协调时,往往行动迟缓,软弱无力,或者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大大影响了协调效果。

第二,国际经济协调应该以不干涉各国内政为限,但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国际协调对世界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总会在不同程度上涉及有关各国的国内经济,这为协调工作带来难度。

第三,国际经济协调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政府对本国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可采用财政手段、货币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等。但国际经济协调组织不是世界政府,不可能制定和执行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法令、法规和采取行政措施。

第四,国际经济协调发展明显落后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国际金融市场迅猛扩大,但实际上却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国际协调,新的国际货币制度迟迟不能建立,这是国际金融领域危机频繁,大大影响世界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协调国际经济时,总是从西方大国自身的立场出发,很少考虑其他国家的要求,其实际作用的局限性日益突出。

第五,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局限性还在于,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两者难以截然分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往往以此作为干涉他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