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为山东大学多年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多年的课程建设中,《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始终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以2008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银行学》(新版第二版)(姜旭朝、胡金焱主编,孔丹凤副主编)和国外主流教材《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Mishkin)基础,山东大学《货币银行学》中英文课程内容设计呈现如下四个特点:

1.教学内容非常全面、丰富和规范。无论是中文授课,还是英文授课,课程主要内容基本都涵盖了有关货币、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货币理论等方面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不但可以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且还可以培养起观察金融现象、解决金融问题的综合能力。

2.教学内容国内和国际内容并重。中文教材在介绍中国国内相关金融制度、金融问题的同时,还利用适当篇幅介绍了世界上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和金融问题。从国际视角、全球化视角设计中文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时俱进,将自己所学金融基础知识和方法与国际接轨,缩小国内与国外课堂之间的差距。

  3.教学内容基础性和前沿性并举。无论是中文教材,还是英文教材,作为基本内容的有益补充,都包括具有一定理论深度
的扩展内容。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有助于拓展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金融知识水平,激发学生对前沿金融问题探讨研究的兴趣,同时
也利于授课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选讲相应的内容,增加了授课的灵活性。

4.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支撑。为了避免“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可能对学生创新思维产生一定束缚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将上课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金融现象,组织课堂小组发言。在每次理论教学之后,由事先安排好的小组进行课堂发言,小组发言的内容既有理论分析又有统计实证数据支持。通过查找学术资料和统计数据、制作PPT、上台发言、回答提问等环节的实践教学培养,大多数同学的实践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