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适用于“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大学生生死教育”)
适用课程: 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0233302010),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23121000),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sd02332110),大学生生死教育(sd04110000)【访问量:2023599】

课程介绍   

中国人讳言死亡,但是却并不能避免死亡以及死亡带来的哀伤与打击。通过对死亡文化的介绍和生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死亡观,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人生中的挫折和偶发事件。同时,死亡教育还会为学生提供面对亲人甚至本人的死亡时之重要的心理支持。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各种途径(如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了解人生与死亡的各种相关知识,并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有一定的独立分析与思考能力。本课程特别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能力,或者通过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来提升其个人人格,提高其人文素养。

在西方国家,生死教育叫做死亡教育,属于死亡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并且与医学和社会学也有密切联系。西方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已经陆续有人开始研究死亡教育问题,并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出版了学术期刊和书籍。他们从八十年代初起把死亡教育作为大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目。并把死亡教育看作为个人提供面临死亡时的心理支持的重要手段。我国港、澳、台地区也有相关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在台湾,他们把西方国家的死亡教育本土化为生死教育,以防止因中国文化中对死亡的避讳而对死亡教育的回避。我国武汉大学的段德智教授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武汉大学首次开设了死亡哲学课程,自此我国大陆的许多学者也开始了对死亡教育的研究。

在国内,大陆与台湾地区一样,鉴于对死亡的忌讳,也把死亡教育称为生死教育,而且将其界定为“生死学取向的生命教育”。这也是本课程将课程任务定位为“名为谈死,实为论生”的原因。

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多数人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恐惧、战栗、心绪不宁甚至精神和行为失控状态。这种心态是由于人们对死亡缺乏心理准备和心理支持而造成的。此外,对死亡的非理性态度还表现在许多人对待生命的草率态度——自杀。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曾经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而对大学生而言,每个人都承担着家庭的殷切期望,而个人的发展又常常与其生死态度和精神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某种程度上,这种个人生死态度和精神世界决定了其人生气质。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是至关重要的。16世纪法国作家蒙田告诉人们:谁教会人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原因使人们总是倾向于回避死亡话题。这显然不是明智的态度。

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可以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加深人们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人生包括优生、优活、优死三大阶段,以便使人们能客观地面对死亡,有意识地提高生命质量。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正是通过帮助学生了解与死亡相关的医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人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失意,正确对待死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死亡的医学、宗教学阐释;2、对死亡的哲学、心理学阐释;3、濒死体验;4、死亡与审美;5、死亡与宗教;6、死亡文化与丧葬礼仪;7、自杀与对自杀的预防;8、临终关怀;9、安乐死问题;10、死亡的尊严;11、死亡与永生;12、居丧与悲伤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