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料

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

第四章 医学伦理关系

第一节 医患关系

 

  [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医患关系的模式和医患双方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熟悉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和如何努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了解历史上的医患关系。

  [教学内容]
  1、医学伦理关系概说:涵义、类型——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和医社关系。
   2、医患关系:历史上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消费型;医患双方的道德权利与义务;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努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二节 医医关系

 

  [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务人员关系模式以及之间的道德权利和义务,熟悉影响医医关系的因素和如何建立和谐的医医关系,了解历史上的医医关系。

  [教学内容]
  1、历史上的医医关系。
  2、医务人员之间关系模式:主导从属型、技术指导型、并列互补型和竞争合作型。
  3、医务人员之间的道德权利与义务:尊重与被尊重;支持与被支持;相互维护尊严。
  4、影响医医关系的因素: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医疗体制的原因和社会因素。
  5、努力建立和谐的医医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关系的几个问题——竞争、资源共享、首诊负责制;确立并遵循处理医医关系的基本原则——完全平等、互相尊重、相互支持、荣辱与共。

 

第三节 医社关系

 

  [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化趋势和社会对医学的期望,熟悉理想的医社关系,了解医社关系的涵义。

  [教学内容]
  1、医社关系概述:涵义;医学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化趋势。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社关系: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社会对医学的期望。
   3、理想的医社关系。

 

第四节 医学伦理关系的建立和完善

 

  [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伦理关系的发展趋势,熟悉如何建立良好的医学伦理关系。

  [教学内容]
  1、医学伦理关系的发展趋势:物化、商业化、民主化、多元化、法制化和大众化。
   2、建立良好的医学伦理关系:医学界的行业自律始终是医学伦理关系建设的主要矛盾;建立良好的医学伦理关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