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对于不可逆转危重病人,下列做法不道德的是 。
A充分尊重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实施临终关怀或被动安乐死 B医务人员出自病人的利益及社会公益,应进行解释和劝导 C医务人员有权利停止一切达不到医学目的的治疗和治疗措施,但可以给予支持疗法和护理 D对于病人和家属要求主动安乐死,医务人员必须予以满足
53、下列 不是采用脑死亡的伦理学意义
A有利于科学地确定死亡 B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 C有利于器官移植的开展 D有利于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负担
54、主动安乐死是指 。
A对脑死亡者撤去医疗器械 B病人自己结束痛苦的生命 C对濒死病人给予适当的维持治疗,使其安然死亡 D对治愈无望而又极度痛苦的濒死患者,利用人工干预的医学方法,加速其死亡
55、死亡的本质是 。
A呼吸、心跳的停止 B人在自我意识消失基础上的自我生命的终结 C灵魂离体,进入天国 D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56、以下符合临终关怀伦理原则的做法是
A想方设法延长病人的生命,以使其获得更长的寿命 B研制更加安全可靠的药物,帮助病人安详辞世 C由于临终病人生命质量通常都比较低,没有幸福可言,应及早放弃治疗 D 努力减轻临终病人的身体疼痛和心理不适,提高其生命质量
57、对脑死亡标准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确立脑死亡标准就是为了可以尽早把病人作为器官供体,及时获得高质量的器官 B脑死亡标准一经立法,就应立即废弃传统死亡标准 C制定脑死亡标准是因为传统心肺死亡标准判定死亡不够准确 D采用脑死亡标准很难使医务人员免除杀人的嫌疑
58、传统死亡标准的局限性在于 。
A造成医患矛盾 B对死亡的判定不够准确 C易引发医疗纠纷 D增加医务人员的负担
59、下面观点中不能支持安乐死的是 。
A每个人有权利选择根据自己的处境选择生存或死亡 B绝症晚期病人生命十分痛苦,其家属要为之付出时间、金钱、精力等沉重代价 C延长绝症晚期病人的生命等于延长他们的痛苦 D安乐死可以增加临床上器官移植所需要的器官来源
60、 现代临终关怀的奠基人和倡导者是 。
A玛格丽特·米德 B库布勒·罗斯 C克里斯蒂安·巴纳德 D西塞莉·桑德斯
61、世界上第一个主动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是 。
A丹麦 B比利时 C荷兰 D瑞典
71、对于不可逆转危重病人的抢救,下面做法中错误的是
A沿袭传统尊重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实施临终关怀 B面对病人家属要求不惜代价地治疗和抢救时,医务人员出自病人利益和社会公益,应进行解释和劝导,医务人员也有权利拒绝一切达不到目的的治疗和抢救措施,但不能拒绝给予支持疗法和护理 C医生应提前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以根据其意愿做出治疗决定,或予以安乐死,或不惜代价地抢救病人生命 D对有些病人和家属要求实施主动安乐死,因没有法律保障,医务人员要慎重对待
72、下面 不是正确对待脑死亡标准的态度。
A应立即废弃心肺死亡标准,采用脑死亡标准 B应尽快立法,但须考虑我国的国情 C在目前的情况下,宜采用双重标准作为过渡 D应加强宣传
73、科学的死亡观认为 。
A死亡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 B死亡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消失 C死亡并不可怕,此生结束,尚有来世 D人生不过是一场梦,一切都是虚无
74、死亡教育的意义在于 。
A为受教育者对死亡寻求良好的心理适应 B寻求通往天国的可行之路 C探讨死亡的本质是什么 D确立脑死亡的标准
75、传统死亡标准的缺陷是 。
A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B浪费医疗卫生资源 C对死亡的判定不够准确 D增加医务人员的负担
76、现代临终关怀的奠基人和倡导者是 。
A库布勒·罗斯 B弗罗伦萨·南丁格尔 C西塞莉·桑德斯 D比彻尔
77、临终关怀的本质是 。
A使病人缓慢进入死亡,避免与病人相关的人员背上杀人嫌疑 B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提高其工作效率 C减轻病人家属的心理的和经济的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D对救治无望病人的照护,不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为目的,而以提高病人的临终生命质量为宗旨
78、与一般的死亡相比较, 不属于安乐死的特征。
A安乐死必须由医务人员参与 B安乐死的对象必须是在目前医学条件下身体品质无法复原的绝症患者 C安乐死必须在医院中实施 D安乐死必须是由病人或家属自己提出要求,才可以实施
79、被视为美国生命伦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 。
A英格丽·弗立克案件 B克伦·安·昆兰案件 C鲍波·邓肯案件 D杰克·克沃尔金案件
80、下面可以用来支持安乐死的论据是 。
A“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B医师只能“救生”,而不能“促死” C延长病人的生命等于延长病人的痛苦 D不可逆的诊断未必绝对正确
标准答案:
52 D 53 D 54 D 55 B 56 D